在城市建筑风貌的维护工作中,成都外墙清洗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它不仅能让建筑时刻保持美观,还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。一套科学且规范的外墙清洗施工工艺,是高效清除污渍、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关键所在。接下来,本文将深入剖析外墙清洗施工工艺的各个环节,为大家呈现专业的操作流程与要点。
一、施工前的准备工作
材料与设备准备
外墙清洗的首要任务是精准挑选适配的清洗材料。鉴于外墙材质的多样性,诸如玻璃幕墙、石材墙面、涂料墙面等,必须依据不同材质的特性,选用专用清洁剂。以玻璃幕墙为例,由于玻璃材质较为特殊,中性玻璃清洁剂是最佳选择,既能有效去污,又不会对玻璃造成任何损伤;而石材墙面则需使用专门的石材清洗剂,这类清洗剂针对石材的化学性质研发,可避免在清洗过程中引发变色、腐蚀等问题,切实保护石材的原始风貌。
在设备准备方面,高空作业吊篮是实现高空清洗作业的核心设备,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。此外,安全带、安全绳作为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,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,具备高强度、高韧性的特点。同时,高压水枪用于初步冲洗墙面,其压力可调节,能有效去除表面的浮尘、泥沙等较大颗粒污染物;吸水海绵和涂水器则用于涂抹清洁剂和擦拭墙面,确保清洗工作的细致与全面。在施工前,务必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包括设备的机械部件是否运转灵活、电气系统是否安全可靠、绳索是否存在磨损等,只有在确认设备性能良好、无任何安全隐患后,方可投入使用。
现场勘查与方案制定
施工前对建筑外墙展开详细勘查是制定科学施工方案的基础。勘查人员需仔细了解墙面材质,不同的材质对应着不同的清洗方法和清洁剂选择;评估污染程度,确定污渍的类型(如灰尘、油渍、锈迹等)以及分布范围,以便合理安排清洗工序;检查墙面的破损情况,包括是否存在裂缝、脱落等问题,对于这些破损部位,需制定专门的保护或修复措施。
在综合考虑建筑高度、结构特点等因素后,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。方案中要明确划分清洗区域,根据建筑的布局和实际情况,将外墙划分为若干个清洗单元,确保清洗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;确定清洗方法,针对不同材质的墙面和污染程度,选择合适的清洗工艺,如玻璃幕墙采用冲洗、涂抹清洁剂、刮拭的流程,石材墙面则需先进行局部测试,再进行清洗作业和清水冲洗;规划施工顺序,通常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清洗,避免清洗后的墙面再次被污染;同时,要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,包括设备的安装与调试、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、紧急救援预案等,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安全有序。
二、外墙清洗施工流程
玻璃幕墙清洗
预清洗
预清洗是玻璃幕墙清洗的第一步,使用高压水枪对玻璃幕墙进行初步冲洗。在操作过程中,施工人员需根据玻璃的厚度和强度,精确调节水枪压力,一般控制在 2 - 3MPa 之间,既能有效去除表面的浮尘、泥沙等较大颗粒污染物,又不会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玻璃破裂。冲洗时,要从玻璃幕墙的顶部开始,按照从上至下、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全面冲洗,确保每一块玻璃都得到充分的清洁。
涂抹清洁剂
将适量的中性玻璃清洁剂倒入涂水器中,均匀地涂抹在玻璃表面。涂抹过程中,要确保清洁剂覆盖全面,不留死角。为了使清洁剂与污渍充分反应,溶解顽固污垢,可让清洁剂在玻璃表面停留 3 - 5 分钟,但需注意避免清洁剂干燥在玻璃上,影响清洗效果。
擦洗与刮拭
待清洁剂发挥作用后,用吸水海绵沿着玻璃表面轻轻擦拭,去除已经被清洁剂溶解的污渍。对于玻璃的边角、缝隙等难以清洁的部位,可使用小刷子辅助清理,确保这些部位的污渍也能被彻底清除。最后,使用刮水器将玻璃表面的污水刮净。刮拭时,要从顶部到底部,按照同一方向匀速进行,刮水器与玻璃表面的夹角保持在 45° - 60° 之间,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留下水渍,使玻璃表面呈现出干净、透亮的效果。
石材墙面清洗
局部测试
在对石材墙面进行大面积清洗之前,必须先在墙面不显眼处进行清洁剂局部测试。选取一小块面积约为 10cm×10cm 的区域,涂抹适量的石材专用清洗剂,等待 5 - 10 分钟后,观察石材表面是否出现变色、腐蚀等不良反应。若测试区域的石材无任何异常变化,方可进行大面积的清洁剂使用,以确保整个石材墙面在清洗过程中的安全性。
清洗作业
将石材专用清洗剂均匀地喷洒在墙面,使用软毛刷按照石材的纹理方向轻轻刷洗,这样既能有效去除污渍,又能避免对石材表面造成划痕。对于锈迹、油渍等顽固污渍,可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方法。例如,对于锈迹,可使用除锈剂进行局部涂抹,待锈迹溶解后,再用软毛刷轻轻刷洗;对于油渍,可使用除油剂进行处理,将除油剂喷洒在油渍部位,用软布擦拭,直至油渍完全清除。在整个清洗过程中,严禁使用硬质工具,如钢丝球、尖锐的刮刀等,以免刮伤石材表面,破坏石材的防护层。
清水冲洗
清洗作业完成后,要用高压水枪将墙面残留的清洁剂彻底冲洗干净。冲洗时,水枪压力可适当调高至 3 - 4MPa,以确保清洁剂无残留。冲洗顺序同样按照从上至下的原则进行,对墙面进行全面、细致的冲洗,避免清洁剂在石材表面残留,防止其对石材造成长期腐蚀,影响石材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。
涂料墙面清洗
除尘处理
涂料墙面清洗的第一步是除尘处理。先用鸡毛掸子或软质扫帚轻轻清除墙面表面的灰尘,对于高处的灰尘,可使用伸缩杆将鸡毛掸子或扫帚固定在其顶端,进行辅助清理。在除尘过程中,要注意动作轻柔,避免因用力过猛而导致涂料脱落。
温和清洗
选用温和的中性清洁剂,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,将清洁剂与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。用软布或海绵蘸取稀释后的溶液,轻轻擦拭墙面。擦拭时,要遵循从上至下、从左至右的顺序,避免遗漏。同时,要注意控制擦拭力度,避免用力过猛,破坏涂料涂层,影响墙面的美观和使用寿命。
冲洗干燥
用清水将墙面冲洗干净,确保清洁剂完全清除。冲洗时,可使用低压水枪(压力控制在 1 - 2MPa),从墙面顶部开始,缓慢向下冲洗,避免水流过大对涂料墙面造成冲击。清洗后,让墙面自然晾干,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下快速干燥,因为这样容易导致墙面出现水痕。若天气条件不允许自然晾干,可使用风扇等设备辅助通风,但要注意风扇与墙面的距离,避免风力过大对墙面造成损伤。
三、施工安全保障措施
人员安全防护
施工人员的安全是外墙清洗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。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带和安全绳,安全带的腰带和肩带要调整至合适的松紧度,确保在作业过程中不会对身体造成束缚,同时又能有效发挥保护作用。安全绳的一端要牢固地固定在建筑的可靠部位,如建筑结构的钢梁、混凝土梁柱等,固定点要经过严格的承重测试,确保其能够承受施工人员的体重和作业过程中的冲击力。
在作业过程中,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,严禁冒险作业。例如,在高空作业吊篮内,不得随意跳跃、晃动,要保持身体平衡;在更换清洗工具或调整设备时,要确保吊篮处于稳定状态。此外,施工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,持有高空作业资格证,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。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操作方法、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、应急救援知识等,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,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。
设备安全检查
每天施工前,必须对高空作业吊篮、绳索等设备进行细致检查。检查高空作业吊篮的结构是否完好,包括吊篮的框架是否有变形、焊缝是否有开裂等;检查吊篮的电气系统是否正常,如电机是否运转平稳、控制器是否灵敏可靠、电缆线是否有破损等;检查吊篮的升降装置是否灵活,制动系统是否有效。对于绳索,要仔细查看是否存在磨损、断裂、老化等情况,特别是绳索的连接处,要确保连接牢固。
除了每天的日常检查,还需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。例如,对高空作业吊篮的传动部件进行润滑,定期更换磨损的零部件;对绳索进行定期的拉力测试,根据测试结果及时更换达到使用寿命的绳索。通过严格的设备安全检查和定期的维护保养,确保设备性能稳定,为施工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。
四、施工质量把控
过程监督
在施工过程中,安排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是确保清洗质量的关键。质量监督人员要密切关注清洗质量,对每一个清洗区域进行仔细检查,确保污渍被彻底清除,不存在漏洗、清洗不彻底等现象。同时,要监督施工人员是否按照既定的施工工艺规范操作,如清洁剂的涂抹是否均匀、擦洗的力度是否合适、刮拭的方向是否正确等。对于发现的问题,要及时指出并要求施工人员立即整改,确保施工质量始终符合标准要求。
验收标准
施工完成后,需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严格验收。墙面应达到干净整洁、无污渍残留、无损伤的效果。对于玻璃幕墙,玻璃表面应透亮无水印,边框无污垢;对于石材墙面,石材的颜色应保持自然,纹理清晰,无清洁剂残留导致的变色现象;对于涂料墙面,墙面的颜色应均匀一致,无褪色、脱落等情况。若在验收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,要及时记录并通知施工团队进行返工处理,直至墙面完全符合验收标准,确保外墙清洗施工的最终质量。
外墙清洗施工工艺涉及施工准备、施工流程、安全保障和质量把控等多个方面,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、不可或缺。只有严格遵循科学规范的施工工艺,才能有效保障建筑外墙清洗的效果与安全,让建筑在岁月的洗礼中始终保持亮丽的外观,展现城市的美好风貌。